大蜜丸扣殼機是用于中藥大蜜丸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,主要功能是將制好的蜜丸藥團精准地填充到藥用外殼(如蠟殼、塑料殼等)中,完成扣殼封裝操作。以下是其詳細介紹:
-
核心功能
-
將揉搓成型的大蜜丸(通常爲球形或類球形藥團)自動或半自動地裝入預先制備好的外殼中,實現藥物的密封包裝。
-
常見外殼包括蠟殼(傳統工藝,密封性好、避光防潮)、塑料殼(現代工藝,輕便易開啓)等,可根據藥品特性選擇。
-
應用場景
-
中藥生產企業的大蜜丸生產線,適用于規模化生產六味地黃丸、安宮牛黃丸、烏雞白鳳丸等經典大蜜丸劑型。
-
替代傳統手工扣殼方式,提升生產效率和封裝標准化程度。
-
送料機構:將搓丸機成型的蜜丸輸送至扣殼工位。
-
外殼定位:通過模具或夾具固定外殼(如上下兩半殼),確保扣殼位置精准。
-
壓合封裝:通過機械壓力或氣動裝置,將蜜丸壓入下半殼,再合上上半殼,完成扣合密封,部分設備可能附帶熱熔或鎖扣功能。
-
機身框架:支撐各功能模塊,通常采用不鏽鋼材質,符合藥品生產衛生標准。
-
傳動系統:電機驅動傳送帶、齒輪或螺杆,實現物料輸送和模具運動。
-
模具組件:定制化模具匹配不同規格的蜜丸和外殼,確保扣殼緊密無間隙。
-
控制系統:PLC(可編程邏輯控制器)或觸摸屏界面,調節生產速度、壓力等參數。
-
提升生產效率
-
相比手工操作,自動化扣殼機每分鍾可處理數十至數百粒蜜丸,大幅縮短生產周期。
-
保證封裝質量
-
機械定位精度高,避免手工操作導致的外殼錯位、蜜丸破損等問題,確保密封性和藥品穩定性。
-
適應性強
-
可兼容不同規格的蜜丸(如 3g、6g、9g 等)和外殼類型,通過更換模具實現快速換型生產。
-
符合 GMP 標准
-
設備表面光滑、易清潔,材質耐腐蝕,滿足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(GMP)對衛生和安全的要求。
大蜜丸扣殼機通常需與以下設備配合使用,組成完整生產線:
-
制丸機:將藥粉與蜂蜜混合,搓制成蜜丸藥團。
-
幹燥設備:對蜜丸進行幹燥處理,降低含水量。
-
抛光機:打磨蜜丸表面,使其光滑圓整。
-
包裝線:完成扣殼後,進行批號打印、裝盒、塑封等後續包裝工序。
-
日常維護
-
定期清潔模具和傳送部件,避免藥粉殘留影響設備運行。
-
檢查傳動系統潤滑情況,確保設備運轉順暢。
-
安全操作
-
操作人員需經過培訓,避免手指進入模具壓合區域。
-
外殼材質需符合藥用標准,避免化學物質遷移影響藥品質量。
隨着中藥現代化進程加快,大蜜丸扣殼機正朝着智能化、高精度、多功能方向發展,例如:
-
集成視覺檢測系統,自動剔除封裝不合格的现有產品;
-
采用伺服電機驅動,實現更精准的壓力控制和節能運行;
-
支持遠程監控和數據追溯,滿足信息化生產管理需求。
通過這類設備,中藥企業可在保留傳統劑型特色的同時,提升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和现有產品質量可控性。
|